依附關係:愛與安全的堡壘

孤單無助時,你會想找的對象是誰?

不知道當我們問自己這個問題時,內心是否有浮現答案。

有人也許心中會浮現某幾個人的面孔,不管是有在聯絡的,還是已經沒有聯絡的,或是離開我們已在另一個世界的某個人;也有人可能會浮現家中的寵物;有的人想到的是自己信仰裡的神;也有的人可能是完全沒有,腦中一片空白。

孤單無助時,想起某人有種溫暖支持的感覺,這就是「依附」的概念。

依附關係,如同字面,「依附」一定是跟「關係」有關,我們藉由某個對象來讓自己感到有支持、歸屬感,除了心理層面外,我們也從神經生理的角度來探討依附關係。

依附(Attachment),在心理學上已有許多的研究,關於依附關係的研究,經常會談論到母嬰關係,也許有人聽過陌生情境這個研究,從嬰幼兒對母親的反應,去區分出嬰幼兒的依附型態,可以看到有「安全的依附」跟「不安全的依附」型態。

陌生情境實驗的內容可觀看以下影片:

所謂的陌生情境研究,就是讓媽媽跟嬰幼兒待在同一個房間,接著讓媽媽離開房間,讓小孩獨自待在房間數分鐘之後,讓媽媽再回到房間裡,看親子重聚時小孩對媽媽的反應,由此判斷孩子對媽媽是否有安全的依附。

依附的神經生理基礎

當媽媽離開房間時,嬰孩出現緊張不安的反應,當媽媽再次回到房間跟小孩重聚,小孩會主動迎接媽媽,心情容易被媽媽給安撫,稱之為「安全的依附」。媽媽扮演著小孩副交感腹側迷走神經的功能,具體來說是媽媽提供安全感,可以平衡小孩的心律變異率(HRV)。特別是在剛出生的前三個月,是小孩大腦中杏仁核快速發展時期,我們知道杏仁核是大腦的情緒中心,母嬰之間親密安全的連結,有助於嬰兒大腦中扣帶迴與右眼眶額葉皮質的發展,扣帶迴的作用在於給負向情緒賦予負面意義,而右眼眶額葉皮質幫助我們從脈絡來解讀、判斷他人意圖,當認知開始發揮了作用,相當程度可以調節我們的杏仁核,以上這些都是我們大腦邊緣系統中的重要結構,關係到我們行為、長期記憶以及情緒迴路的發展。在陌生情境中,幼兒因爲媽媽離開時焦慮不安過於激動的交感神經,由於看見媽媽回來了,幼兒跟媽媽有著親密安全的連結,不安的神經系統於是可以漸漸穩定下來。

安全的依附關係有助於孩子的大腦發展,我們在出生前到出生後第18個月的依附經驗,決定嬰幼兒右半腦的發展,因此媽媽跟嬰兒之間的安全依附品質,可協助嬰兒右腦的發展良好。大約從15-18個月到3歲之間,爸爸在嬰幼兒神經系統激動時的調節,開始扮演起重要的角色,小孩跟爸爸的互動,可以影響左半腦皮質層的發展,孩子跟爸爸之間的依附品質,作用在於促進左腦與右腦的連結。曾有研究探討,長期受到忽略的小孩,與長期在家暴環境中長大的小孩,哪個對大腦發展的損害比較大?很多人會以為是家暴環境下的小孩,但答案非常出乎人預料之外,正確答案其實是長期受到忽略的小孩大腦發展損害度高於家暴情境下的小孩,如果我們加入了依附關係的觀點,這樣就覺得非常合理了。

我們的杏仁核從妊娠期29-40週,一直到出生後的0-3個月快速發展,當我們還在媽媽肚子裡時,杏仁核就已經在發展了。杏仁核是我們情緒的恐懼中心,儲存情緒記憶的所在,可以支配人們對於壓力的下意識反應,杏仁核會接收所有正向與負向的情緒經驗,所有的模式都會印記在我們的內隱記憶中,當我們在發展依附的情緒迴路時,這些早年的內隱記憶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力。這也是為什麼依附關係如此重要,我們在心理層面經常探討依附關係的型態,可以影響至未來親密關係中的依附品質,其實都是跟這些非常早期的內隱記憶有關。

從神經生理的觀點,不安全依附的關係,也就是媽媽(或主要照顧者)無法穩定孩子的神經系統,跟孩子缺乏安全依附的連結,媽媽無法扮演嬰幼兒腹側迷走神經的穩定功能,孩子因緊張害怕產生過激的交感神經無法被安撫下來,神經系統一直在不安穩狀態,倘若嬰幼兒長期在這種神經系統不穩定的情況下長大,因為不安全的依附所受到的創傷,我們稱之為發展型創傷。發展型創傷形成的神經迴路,也會在不同的關係中產生一定的影響,尤其在伴侶關係中會清楚的重現。

不安全的依附型態

關於不安全的依附,可以再區分為三種型態:「逃避型依附」、「矛盾焦慮型依附」、「混亂型依附」。

一、逃避型依附

在陌生情境中,不安全逃避型依附的小孩,在媽媽離開房間時沒有明顯的失望不安,當媽媽再次回到房間時也不太主動去尋求媽媽的安撫,眼神朝下迴避媽媽,甚至忽視媽媽。逃避型依附的小孩和媽媽顯得疏遠,不但不會主動迎接靠近媽媽,在眼神上也會迴避和媽媽眼神的親密接觸。

在逃避型的依附型態裡,不是只有小孩迴避父母,其實父母也在迴避小孩的親密需求,小孩的迴避反應其實是因為父母的難以親近形成,感受到自己是被父母拒絕的。他們的神經系統中不穩定的壓力無法被父母調節,和父母也缺乏安全連結,因此內在壓力大時經常在解離狀態,為維持自我的穩定性,他們發展出的生存策略就是理性的左半腦特別發達,並且避免情感的表達跟碰觸。

二、矛盾焦慮型依附

在陌生情境中,矛盾焦慮型的嬰幼兒在媽媽離開時,因為分離會出現焦慮不安的反應,緊抓著媽媽哭泣著,然而在媽媽再次回來重聚時雖然會尋求連結,但情緒無法輕易的被媽媽安撫,他們想要被媽媽安撫、希望媽媽靠近,但當媽媽抱起他們時,他們又會生氣抗拒的把媽媽推開。

矛盾焦慮型孩子的父母,常常會出現的反應是「我有時給,但有時我又不給」,經常缺乏一致性,於是孩子無所適從,不能信任父母,但又很需要父母,對父母感覺是矛盾且抗拒的,因為父母的缺乏一致性,孩子即便得到片刻滿足,但因為過往經驗是不被滿足的,於是滿足感很快就消失了,他們會一直記得不被滿足的時候而且很焦慮,一旦父母真的無法滿足,小孩就會出現憤怒反應。小孩的神經系統即使得到片刻的安頓,但焦慮讓需求又會很快出現,這樣的模式將持續循環,於是經常在一種無法被滿足的憤怒狀態。

三、混亂型依附

混亂型的嬰幼兒比較難以歸類,依附關係對嬰幼兒來說是如此的困惑混亂,他們建立模式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可能到四、五歲時才比較可以看出既定模式。在陌生情境中,他們對於媽媽再次回來重聚,可能會出現逃避型依附的逃避反應,也可能會出現矛盾焦慮型依附的憤怒反應,他們有可能想要去靠近媽媽,但又突然的停下來,神情空洞癱軟在一旁放空,眼神恍惚不能定位,或是出現反覆的不連貫反應,常常在憤怒與解離中來回。

混亂型的父母可能是自己充滿恐懼的,或是讓孩子感到恐懼的,可能至少其中一方讓孩子感覺有威脅感,孩子的依附系統跟生存系統經常是衝突的,例如父母可能是行為家暴或情緒上讓孩子恐懼,孩子對父母雖然害怕但又依賴父母,他們的威脅感跟安全感都是來自同一對象,也就是說造成神經系統因恐懼而凍結的人,跟可以安定自己神經系統的人,都是來自同一對象,這要孩子怎能不困惑混亂呢?

依附型態是可以修正改變的

關於依附型態,雖然早年依附經驗很重要,但依附型態不會是永遠都無法被改變的決定論,經過後天有意識地覺察,我們仍是有可能調整神經迴路中的慣性反應,畢竟神經的可塑性是可以被發展的。關於依附型態,我們在不同的對象,也可能會發展出不同的依附型態,不同的年齡階段因後天的經驗與學習,依附型態也會跟著改變,我們也常可以看到人不會是只有一種依附風格,例如對媽媽是逃避型依附,對爸爸是矛盾焦慮型依附。因此發展過程中的學習跟經驗是很重要的,經過有意識地覺察,早期的神經迴路仍然是可以被調整的。

依附型態影響的層面很廣,下一回合,我們來探討依附對人際與伴侶關係的影響。

👉我要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