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創傷(三):不安全混亂型依附

今天跟大家介紹不安全依附中的第三種型態——混亂型依附(Disorganized Attachment )。

關於混亂型依附,我思索了一陣子不知該如何呈現,此依附型態的複雜度比較高,碰巧我陣子遇到的個案類型也偏向混亂型依附,我就我的觀察結合所學過的知識,跟大家介紹一下混亂型依附。

在此之前,跟大家介紹一個常在神經科學裡被提及,也跟依附關係有著重要關聯的神經機制——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

鏡像神經元

科學家們在研究中發現,鏡像神經元並不是一個細胞,而是我們腦部的一個反射動作,透過觀看別人的行為,我們的大腦會反射出和行為者一樣的神經迴路,好像自己也真的實際上在做一樣的動作,腦海中會產生和行為者一樣的腦部活動,這不僅只是行為上的模仿,而是同時在生理與心理上,我們會真實的經驗到我們所觀看到的現象。看到這裡,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殺戮暴力的電玩會影響孩童大腦了吧,殺戮暴力的電玩不僅僅只是遊戲而已,在學童的大腦中實際發生的活動,是反覆的高度刺激與不斷增強殺戮的神經迴路,這會逐漸鈍化對人的感知與同理心。

人際神經生物學家丹尼爾·席格( Daniel J. Siegel, M. D.)認為父母親的大腦鏡像神經元活化時,雖然沒有透過物理上直接的生化物質傳導,但是在嬰兒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也會被活化。從依附的角度來看鏡像神經元,我們更可以理解自己在有了孩子後,我們會在無意識中呈現自己嬰兒時期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我們也用相同方式對待自己的小孩,這是因為我們在嬰幼兒時期,父母在照顧我們的過程中,我們大腦透過鏡像神經元反射出父母的依附迴路,這讓我們自己有了孩子後,在無意識中也用一樣迴路模式在照顧小孩。

由此觀點可以解釋,為什麼目睹兒的大腦,會發展出和採取行動的成人一樣的神經迴路,從家暴加害人的童年經驗中,不難發現在他們的兒童時期,父或母的一方通常也有家暴行為,小時候他們目睹了父或母的家暴行為,鏡像神經元機制讓目睹的他們,在大腦產生和施暴父母一樣的神經迴路,成年後的他們也很容易發展為家暴的一方。

同理可證,受虐的婦女明知家暴的丈夫一定會再次打他,都毅然決定離開甚至申請保護令,但她最後還是會自己回到丈夫身邊,這也是實務上讓社工們最感到無力的地方。在這些受害婦女的童年中,有很高的比例是媽媽也是家暴受害人,孩子在目睹這些家暴過程中,看見媽媽被打卻無力離開,有些孩子的鏡像神經元,在大腦反射出和媽媽一樣無力逃跑的神經迴路,她們成年後也容易發展出受虐卻離不開另一半的模式。

我們所謂的「言教不如身教」,在神經生理上是有其根據的,孩子的鏡像神經在他們年幼的大腦中,反射出的是和父母一樣的神經迴路,而這樣的迴路在他們成年後也很容易發展出和父母一樣的行為狀態。

有了以上的概念,接下來我們介紹的混亂型依附,大家可能會比較容易理解。

不安全混亂型依附(Disorganized Attachment )

早年依附經驗

前一篇文章「依附關係:愛與安全的堡壘」中我們有提過陌生情境的實驗,混亂型依附的小孩在面對陌生情境時,他們感到不安時不會靠向父母,反而是遠離父母,在行為上有著不連貫、沒有方向、不完整或是中斷表達的行為模式,像是害怕時舉起手臂,但卻後退和凍結,有避開父母的反應,經常出現凍結、茫然、無動於衷的面部表情。

混亂型依附的父母,常常處於憤怒、憂鬱、自身有成癮的狀態中,孩子經驗到的是極度的疏忽、混亂、被威脅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家暴的父親配上忽略的母親,但只要父母其中一方有以上這些現象,孩子都容易發展為混亂型依附。

混亂型依附的小孩經常感覺到自己的生存是受到威脅的,但是卻沒有人可以幫助他、穩定他,孩子神經系統長期在壓力啟動的狀態下,因為隨時可能會發生的危險,時時要準備好防禦。他們的內在常有著巨大的恐懼、憤怒、羞愧,卻沒有人可以幫助自己讓這些激動能量下降,這讓他們在成年後即使沒有實際的威脅,都還是感覺自己時時身處危險之中。

神經系統模式

我們先前提過混亂型依附的童年,父母的狀態可能是憂鬱、家暴、忽略等不穩定因素,對孩子而言從父母那裡所經驗到的,可能是極度的危險或沒有被照顧保護的感覺,對於孩子的神經生理發展,我們簡單的介紹一下虐待與疏忽的神經生理機制。

ㄧ、虐待的生理機制

在鏡像神經機制的運作下,孩子也會在大腦中反射出和家暴父親一樣的神經迴路。他們對於任何具有侵略性的目光或語調、經驗到羞愧、被羞辱或威脅時,常常會刺激到兒童的憤怒,就跟他家暴的父親一樣,非常容易被刺激到而暴怒。孩子對於他人面部表情的訊息處理是受到損害的,無法正確解讀他人的面部表情,傾向把別人的表情視為侵略的訊息。

二、疏忽的生理機制

由於孩子長時間的處在威脅之中,因危險上升的壓力只能自己承受,父母的疏忽造成孩子大腦的逃脫系統失調,孩子進入了深層的解離狀態,面對危險習慣用解離的方式去因應,而不是逃跑。長期疏忽也嚴重損害小孩的神經系統功能,讓孩子的激動能量一直處於過低的情況,嚴重影響著他的健康。此外,由於長時間缺乏被同理經驗,孩子無法經驗到同理心,也無法在過去的錯誤中學到經驗,研究顯示發展到11歲時,這種過低的激動模式會轉化為去攻擊別人,藉由去攻擊他人來提升自己的激動能量水平。此外,疏忽也會減少催產素與血管加壓素的分泌,催產素可以讓孩子對社交互動有正向的感受,因為有親密跟連結,我們會想要跟人互動,但對有強烈忽略經驗的小孩,正向的社交互動也不會讓他們產生快樂的感覺。除此之外,血管加壓素對於辨別熟人有著重要的作用,倘若孩子對陌生人的靠近沒有特別的反應,換而言之,孩子可以靠近任何人,這通常是個危險的訊號。

混亂型依附的人非常容易經驗到羞愧、被羞辱的感覺,他們常常在恐懼與痛苦、憤怒與羞愧中,大量的負向感受刺激了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系統過度激動。他們總是在需要啟動壓力模式時無法啟動激動能量,也無法在不需要時關閉自己的壓力反應,他們的自律神經常在兩個極端中過度運作,在生理症狀上容易看起來是蒼白、發冷、解離的,但是心跳卻很快,呼吸起伏不明顯。雖然神經系統經常在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同時過度運作,但通常會是由交感或背側某一支主導,也常常發生會突然間翻轉的情況,像是平時面無表情的人,某一個刺激就突然像火山爆炸一樣暴怒無法抑制。或是平時焦慮易怒的人,突然間低潮來襲、憂鬱到谷底,等到憂鬱到一個程度,突然一個反轉,他又回到焦慮了。

代償模式

混亂型依附的人從很早期就開始會運用一些外在物質來尋求支持,像是抽菸、酒精、性,甚至是毒品。特別在青春期的女生的身上會很明顯,她們長時間在系統關閉的情況,因為父母狀態過於混亂,孩子會用解離來關閉自己的感覺,但青春期因為體內賀爾蒙開始發生變化,混亂型依附的女孩可能會過早的開始發生性關係,藉由性愛的刺激來提振自己的激動能量,往往也容易發展成性關係的混亂。

成年後的混亂型依附會更依賴外在物質來尋求支持,嘗試想要調節自己,但往往容易形成上癮的問題,像是藥物濫用、酗酒、過度性交等,他們常常有物質依賴的問題,因為成癮依賴帶來的負面感受,也讓他們對自己無法靠自己調解感覺到無望。

因為從小就無法被滿足需求,他們通常有極度的防衛,學會去否認自己的憤怒,以及需要被滋養、被照顧的需要。

自我認同

混亂型依附的人很容易有羞愧、被羞辱的感覺,並且因為長時間的無法自我調解而經驗到無力感與無望,常常覺得自己是低人一等的或是自慚形穢的。

由於他們的生存系統跟依附系統是衝突的,讓自己感覺威脅與感到安全的對象常常都是同一人,因此當威脅反應跟依附反應同時啟動時,常常會引發他們的凍結跟困惑,混亂型依附的人經常都在一種茫然、困惑裡,他們常常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很多時候會覺得自己像是為了別人而活。

由於童年經驗中經常感到恐懼、被羞辱感,他們的杏仁核跟前額葉的連結並沒有發展好,經常在杏仁核過度活躍的情況,我們之前提過杏仁核是恐懼的情緒中心,混亂型很容易在環境或人際中偵測到威脅感,他們常常被自己的恐懼或生氣淹沒,常常來不及思考就已經掉入情緒的漩渦,這讓幫助我們思考判斷的前額葉常常無法及時發揮作用,只要一偵測到危險的「可能性」,他就已經掉入過去的創傷,理性完全來不及運作,等情緒過後回過神來,才發現到原來真相跟自己感受到的危險是不一樣的,因此混亂型的人也常常因為無法控制自己,而覺得「我是不好的」,或者覺得自己對別人而言是危險的。

內在語言

「這個世界對我來說是危險的,其實我不知道什麼是安全,我總是在一片混亂中努力控制一切。有時候我希望從關係上得到慰藉,當關係似乎變得親密時,我又因為過於恐懼而逃開,每當快要被壓力壓垮,我又會希望能再次回到關係裡,然候仍然會再次逃跑,我很討厭自己這樣,這讓我對對方有很深的罪惡感,但我又無法擺脫這種循環。也許別人看不出來,但我的內心有著太多不想讓人知道的陰暗跟秘密,我真的是個很糟糕的人。」

壓力因應策略

由於神經系統長期無法自我調節,成年後他們會開始使用物質來支持自己,像是使用藥物、酒精、性交,透過外在物質的作用來穩定自己狀態,因此當壓力漸增時,對物質的使用量也漸漸會變大,隨著身體適應物質只好越用越多,往往也導致依賴物質成癮的現象。

關係模式

在混亂型依附中,孩子會試圖在混亂中嘗試要找到控制感,無論是藉由讓自己失控去控制父母,或是透過順從、滿足父母的期待去照顧父母,孩子會在主導中找到控制父母的方式。在關係上往往會發展出兩種模式,但這兩種模式其實是一體的兩面,有時也會由某一模式主導。

(一)在懲罰 / 虐待他人中尋求控制

在這一模式中,他們衝動的情緒和行為,需要有一個出口,因此在他們身邊的人,常常會是他們發洩的對象,由於混亂型依附的人內在有著高度的不一致,當他們把自身衝動發洩在身邊的人時,常常會讓人有種被折磨、無所適從的感覺,好像做都不對、怎麼做他都會暴怒,真的讓人感覺是一種虐待,而他們就在這個發洩的過程中,去找到可以控制的感覺,他們的控制感來自於可以去控制別人。要跟這類型的人好好相處是很困難的,如果你跟他們溝通,希望他們管理好自己的衝動情緒或行為,他們也許偶爾可以聽,但是只要衝動上來時,這些來自於他人的限制或規範,往往被他們視為是一種虐待。

(二)在照顧他人中尋求控制

在這一模式中,他們從小就發展出來去照顧父母的模式,我們提過混亂型依附的成長,他的父母總是讓孩子感到不安、混亂的,父母本身可能就是很缺乏被照顧的,因此混亂型依附的小孩很容易發展成為「父母的父母」,也就是小孩的角色變成是父母,父母的角色變成像是小孩。小孩會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去照顧父母,那些內在的恐懼與不安,也在這樣的照顧情境中去尋找控制感,所以這類型的人常常很會解決問題,因為父母造成的混亂,他們只好一直在解決這些混亂,也在這過程中去找到自己的控制感。

伴侶關係

由於他們的生存模式與依附模式是互相衝突的,因此混亂型依附對親密感常常是感覺危險的,另一半的親密靠近很容易誘發他們的威脅感,喚起童年時期在與父母的依附中遭遇到的創傷經驗,於是他們一害怕就想逃。但是他們又無法靠自己調節壓力,於是對待他們的另一半往往是態度矛盾不一致的,他們的逃跑往往都帶有恐懼的性質,他們對親密的感覺既需要又害怕,身為他們的另一半常常不知道要怎麼跟他相處。

我的實務觀察

跟混亂型依附的人會談,很容易從他們的表達中感受到凌亂、沒有組織的內在狀態,他們很有可能還在創傷進行式中,而且常常都不是只有一兩件,而且過去的創傷事件也非常的多,治療師可能光聽他們描述細節就已經迷路。由於他們的神經系統長期無法調節,在情緒與行為上常常不是解離就是躁動,內在常有種焦慮必須要去做些什麼的感覺,但又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他們自己也很困惑。他們可能是很會照顧人的,但他們不一定喜歡去照顧人,因為這只是他們的生存模式,他們其實也是希望能被人照顧的,但過往的經驗讓他學會否認這個需要。

治療方向

由於在混亂型依附的成長經驗中,他們的生命歷程中幾乎不曾感受過安全感,治療中為他們創造出安全的空間對他們是很需要的,不僅是心理上的安全感,在身體經驗上也能感受到自己此刻是安全的,這對他們來說是個很重要的新經驗,讓他們知道經過練習,他們有能力可以為自己創造出安全的空間,增加他們對可以控制自己的能力與信心。

由於恐懼會造成人的孤立,他們通常有很多秘密,未曾跟人說過自己的童年,治療師同理傾聽的態度,也可以成為他們創傷經驗的容器,讓他們可以在被人理解中去削弱他們的孤立經驗。

👉我要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