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創傷(一):不安全逃避型依附

上一篇文章「依附關係:愛與安全的堡壘」,我們簡單的介紹了依附(Attachment)的概念,從神經生理的角度探討依附型態,從我們出生前至出生後的第一年,影響自律神經系統調節的模板逐漸形成,大約在第18個月到兩歲半之間,神經系統功能的模板被建立完成且趨於穩定。這段期間由於幼兒的大腦快速發展,大腦中的邊緣系統像是大家熟悉的杏仁核、海馬迴等組織,也會自動的將這段期間的任何正負向情緒經驗,印記在我們的內隱記憶中形成邊緣系統的情緒迴路。

依附其實是一種基模

「模板」其實就是我們一直提到的「依附」的基模架構,模板決定我們當下在情境脈絡裡的訊息解讀傾向,以及成人期調節自律神經系統的慣性反應,也對日後我們在關係中的模式有決定性的影響,同樣的也關係到我們面對壓力的策略取向。這也就是為什麼「依附」的影響面涉及很廣,不只有對人際關係有影響,對我們整個系統都有決定性的影響。

所謂的「模板」,好像有點抽象,大家發揮一下想像力,模板其實有點像是濾鏡的意思,我們帶了什麼顏色的濾鏡,決定我們看到的世界是什麼顏色,也可以說我們帶了什麼樣的濾鏡,決定我們看到了什麼事物。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感覺到自己在家裡是多餘的,他可能從胎兒時期在子宮就感受到自己是不被父母期待的,出生後跟父母、其他家中成員的互動中,經常感覺自己就是多出來的,那麼未來在其他關係或環境中,他也非常容易截取到「自己是多餘的、不重要」的訊息,在一大片的訊息量中,他直覺就是會看到最熟悉的部分,這樣的模式往往是在我們的下意識中不知不覺的執行著,就像是個後台的指南針一樣,訊息一致傾向符合模板的模式去解讀。

關於模板發展出來的關係模式,我們稱為「依附型態」,上次我們談到依附型態有安全依附跟不安全依附,由於依附關係的早期經驗至關重要,所以我會不斷地提到小孩跟媽媽的關係,但以下所指的「媽媽」,就是出生後到三歲期間的「主要照顧者」之意,由於大部分人的經驗都是媽媽,所以我就統一稱為媽媽。

以下是對不安全依附的逃避型深入介紹。

不安全逃避型依附

早期依附經驗

逃避型如同字義,逃避型依附的小孩會迴避或忽視媽媽,避免眼神的親密接觸。之前我們有提過不是只有孩子迴避媽媽,其實媽媽也在迴避小孩,媽媽本身可能對於親密感是抗拒的,對小孩不是沒有愛,但他們不會用情感的方式呈現愛,更多是用責任感跟信念告訴自己要照顧好孩子,因此逃避型的父母常常都可以把孩子照顧得很好,但是關係卻不一定很親近,親子之間缺乏輕鬆的親密互動。小孩的經驗裡感覺到自己是被媽媽拒絕的,媽媽無法穩定調節小孩的神經系統,小孩的內在壓力只好靠自己忍耐,最原始的方式就是麻痺自己、不要去感覺。

自我認同

在早期的依附經驗中,逃避型依附的孩子很少有跟媽媽之間親密互動的經驗,小孩希望親密的需求可能是被拒絕的,這樣的經驗讓孩子覺得自己是錯誤的、羞愧的,他們可能是自我價值低落的小孩,對自己的認同來自於他人的態度,因此逃避型的小孩其實常常努力表現良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成人後也可能追求學業、工作上的成就,藉由他人的認同肯定,才能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因此,他們非常不能夠容忍的就是失敗經驗。

內在語言

「和別人親近,往往讓我不安,我很難完全的敞開自己去信任別人,要去依賴別人,對我而言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為我可能會受傷或遭受拒絕,羞愧的感覺讓我痛苦,雖然我也渴望被愛,但我更害怕受傷。讓自己不會受傷、不會有羞愧的方式,就是不要依靠任何人,如果有人試圖要靠近我,希望跟我更親近,這會讓我很緊張。」

內在情緒有著很深的失落感,一種不敢去擁有的悲傷。

神經系統模式

逃避型的人非常熟悉「關閉」自己的感覺,他們的感覺是非常受限的,要他們去感受情緒是困難的,除非很痛苦,要不然他們往往也不會去感受身體的感覺。「切斷」與「關閉」是最熟悉的生存策略,因為內在壓力無法被別人調節,那就只好不要去感覺。因此逃避型依附的人,神經系統常常在交感神經與背側迷走神經過於激動的狀態,不是一鼓作氣、沒日沒夜地像拼命三郎把事情完成,就是給人缺乏張力、垮下、容易出神的感覺,他們跟自己的情緒、身體常常是麻木解離的,因此常常感受不到自己的感覺。

代償模式

神經系統長時間的同時啟動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激動狀態,就像同時間踩油門又踩著煞車,在身體經驗上常常容易導致耗竭,他們非常害怕失去控制的感覺,為了維持自己的穩定跟控制感,左腦的理性分析非常發達,他們處理情緒混亂的方式,就是用頭腦說服自己,維持控制感會讓他們有安全感。

由於經常的在身體耗竭的狀態,如果神經系統太過於背側麻木缺乏活力,為了維持在一定的運作功能,逃避型依附的成人可能會藉由一些外在的行為刺激來激活自己的交感神經,像是過度性交、暴飲暴食的行為。

此外,逃避型的人通常只會記得好的回憶,負面的、不快樂的記憶可以完全切斷,長期的迴避不去碰觸負面感受,這些記憶他們常常是想不起來的,因此如果你要詢問逃避型的人童年經驗,他們的回答通常很空洞,如果有回答,那一定是他們做得很好、值得稱讚的部分。他們的注意力通常放在表現「良好的行為」,而不是放在關注自己的感受,早年的依附經驗中,表現情緒或表達感受,可能從父母身上得到負向的回饋,例如被指責、嘲笑、嫌惡…等。

壓力因應策略

他們長期對壓力都處在適應的模式,以至於往往都無法辨識出自己處在高度壓力的狀態,他們總是解離的,因此你問他:「你還好嗎?」他們總是說:「我很好。」

他們儘可能的不要去依賴任何人,因此發展出非常良好的問題解決能力,他們理性的左腦很發達,總是可以有效率的把問題解決好,讓自己不會處在尷尬需要人幫忙的狀態。他們在壓力下更傾向於孤立自己,習慣凡事都自己來,但因為他們經常在關閉感覺的狀態,因此往往無法感覺到自己的需要,也很難向人求助。

關係模式

內在的恐懼在於「過於親密可能會失去連結」,之前提過逃避型的人仍然是很渴望愛的,但早期的依附經驗常是被媽媽拒絕的,因此他們比較習慣有點距離、不太親密的互動,畢竟熟悉感還是讓人比較有安全感。因此,保持距離不要太親近,是他們與人互動時比較舒適的方式,除非對方非常懂得尊重別人界線,否則距離常常是逃避型維持界線的方式,畢竟他們也迴避衝突,因此保持距離是最安全的方法。

由此可知,逃避型的人很需要個人空間,太過於緊密的關係會讓他們窒息,聰明如你可能已經聯想到,其實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發展出逃避型依附,他們非常需要有自己的空間,而忙於工作永遠是一個正當合理的理由,面對工作跟面對家人,面對工作容易的多了,而且工作還會帶來成就感回饋,工作常常是他們放空自己的方式,他們永遠都有著自己的小世界,不會讓別人進入。

伴侶關係

由於逃避型有著優秀的問題解決能力,常常把感覺推得遠遠的,脆弱時也會故作堅強,注意力都在專心做自己的事,他們的伴侶往往都是挫折的,因為他們永遠有著一道無形無法被穿越的牆。他們可以讓自己去照顧伴侶,但不一定願意讓伴侶照顧自己,因為他們不希望自己去依賴人。而且他們的照顧方式,就像是他們早年從媽媽那裡經驗到的被照顧模式很像,是基於家庭責任或「事情要解決、任務要完成」的信念,另一半有時感覺不太到情感的溫度。如果兩人都是逃避型,伴侶關係若能相敬如賓倒也還好,若是另一半情感需求很高,極大的可能性就是會導致衝突,而一般情況下逃避型是會迴避衝突的,他們可能發展出揹負起更多家庭責任、解決更多家庭問題去換取和平,但如果衝突仍持續不斷升高,逃避型也會用「冷戰、冷暴力」的方式回應。

我的實務觀察

由於逃避型的人很容易躲進自己的世界裡,有時還容易解離,有些逃避型的人會將情感寄託在「不可能的對象」上,像是偶像、網美……,這種很有距離根本不會互動的對象超級安全,完美地成為自己情感寄託的客體,而且完全不會受到傷害,只要感覺自己有在戀愛就好了,沒有真的互動沒關係。只是時間久了,要付出的代價就是無法真實擁有的失落迴圈也會被增強,他們雖然沒有真的進入到關係裡戀愛,卻常常經驗到失戀的感受。

「遠距離戀愛」也常常在逃避型依附的案例中看見,他們可以談十幾年的遠距離戀愛都沒問題,但一旦真的生活在一起就分手了,也很符合我們剛才提到的「過於親密會導致失去連結」,因此有些逃避型的人傾向在網路上談戀愛,他們渴望愛但又害怕真實的相處,因為真的相處就是失去的開始。

比較特別但也常出現的情況,是經常處於情感關係中第三者角色的人,也常常出現逃避型依附(但不全然都是),他們的愛情有種苦戀且無法得到的感覺,愛得很辛苦但也不願意離開,就困在這個循環裡,也相當符合「渴望愛卻無法真實擁有」的模式,失落感是必然的現象。奇妙的是一旦真的進入了一對一的兩人關係,沒有外力的干擾,這段關係反而開始變得難以維持。

通常逃避型的人不太願意向人求助,但如果他們開始諮商,一定是壓力已經到了頂點,可能面臨著人生中很大的危機,他們才會尋求專業的協助。也常出現的情況是,再不來諮商,他的伴侶可能就要跟他離婚,很高的機率常常是被另一半拖來的。

治療方向

其實逃避型依附型態,他們真正在逃避的對象,是「自己不舒服的感受」,因此他們逃避面對的可能會是一段關係、職場、某個情境、某個空間、某種氣氛…..,在治療上要調整的,就是他們一有不舒服就想要迴避的神經迴路,擴大他們對負向情緒的涵納度,取代忍耐硬撐的模式,會是治療的重點。

我個人其實還滿喜歡跟逃避型工作的,因為他們通常自我要求很高,如果願意踏入諮商室,通常配合度也很高,「既然都來了,就是要解決」的信念,讓治療過程還算順利進行,一旦下定決心,他們也願意自我挑戰,這也是逃避型依附的人值得被欣賞的地方。

👉我要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