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創傷(二):不安全矛盾焦慮型依附

上次我們談到不安全依附中的逃避型依附,今天我們來介紹矛盾焦慮型依附。

在此之前,我們還是來簡單介紹一下與創傷相關的概念。

三腦結構

如果將我們的大腦依據功能區分,可以簡單分成三個部分:認知腦、情緒腦、原始腦。所謂的認知腦就是新皮質的部分,掌管我們的認知、思考、邏輯、語言等。

情緒腦跟我們的大腦的邊緣系統有關,也就是「依附的創傷(一):不安全逃避型依附」中所介紹的杏仁核、海馬迴、下視丘等這些組織,掌管依附關係以及情緒與特定經驗之間的關聯性。

而原始腦又稱為爬蟲腦,也就是腦幹,掌管身體的本能反應,在面臨生存威脅時本能會自動啟動戰、逃、凍結的防禦反應,完全不受意識控制。我們的腦幹是將訊息傳遞到大腦與身體各處的重要橋樑,協助自律神經調節身體各器官的運作,掌管我們的心跳、呼吸、血壓、體溫、瞳孔放大或縮小、顫抖等非自主反應。

創傷是殘留在身體裡的激動能量

在這裡我們也來說明一下創傷的定義,彼得 · 列文博士提到「創傷是一種來自神經系統的反應,而不是來自於事件。」創傷的症狀並不是由事件本身造成的,是身體經驗到事件發生的當下,殘餘的能量未曾在身體裡面獲得釋放,於是症狀才會出現,這些殘餘能量一直留在身體裡造成我們身體與心智上的混亂。只要跟創傷事件相關的誘發再次出現,這些殘留體內沈睡的激動能量,又再次被擾動喚起,啟動原始腦的戰、逃或凍結的本能生存防禦,彷彿瞬間又回到過去創傷經驗,我們的身體長期在這樣的誘發刺激下,就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這股被封鎖凍結在神經系統裡的創傷能量,不斷經常的被誘發就會形成特定迴路,每當誘發的因子出現,激動能量的升起就會觸發創傷迴路。

依附的創傷

而發展型創傷,也就是依附的創傷,特別指的是在早年依附經驗中,因為不安全的依附經驗所形成的創傷,例如孩子從父母的某個反應裡感到害怕、威脅,像是父母的某個眼神、語氣、表情,讓孩子感到不安、恐懼,這些激動能量被凍結在神經系統中,形成我們神經系統的印記,反覆的特定經驗就形成了創傷的迴路。如果這些創傷能量一直沒有從身體中釋放,即使多年後直到成人都未曾被誘發,我們也忘記了兒時的某個瞬間曾經有過的恐懼,一旦相關的誘發因子再次出現,這股沈睡的激動能量將會被喚起,再次觸發創傷迴路。例如:童年時期經常在家中看見父母吵架,父母吵架的語調、音量讓孩子極度恐懼,即使之後都未曾再發生,成人後的某個瞬間經驗到特定的衝突情境,有可能只是在路上看見陌生人激烈衝突口角,類似的語調、音量將再次觸發過去的創傷,突然的產生的恐慌、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卻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因為這些早年的依附模式都已被印記在杏仁核的內隱記憶中,我們通常沒有記憶可以提取,不會知道自己發生什麼事,許多人的恐慌常常是過往的依附創傷被誘發產生的。

不安全矛盾焦慮型依附

早年依附經驗

矛盾焦慮型依附小孩的分離焦慮是很明顯的,當媽媽離開會感到不安哭泣,對於「分離」感到恐懼,覺得自己是被拋棄了,但即使媽媽回來也無法輕易被媽媽安撫,被拋棄的生存威脅啟動了孩子本能的攻擊防禦,對媽媽的安撫不能信任且生氣抗拒。矛盾焦慮型依附的小孩,他們早年的依附經驗,是經常經驗到父母有時候充滿愛與溫暖,但有的時候卻又常常無法跟自己同在,甚至是冰冷不理會自己的,孩子的感受是「父母有時給,但父母有時不給」,孩子對於父母的不一致是沒有安全感的,無法信任父母,因為不知道這次被滿足了,下一次還能否被滿足,孩子雖然依賴父母,但是卻也不能全然信任父母。

此外,矛盾焦慮型依附小孩的父母,有時有一種入侵小孩界線並要求小孩注意力的傾向,父母將自己的需要投射在小孩身上,換句話說,是父母希望小孩可以來滿足自己。舉例來說,有些過分要求學業成績的父母,表面上是為了孩子的將來,但其實更多時候是為了自己面子,這就是父母的不一致,孩子兒時不一定能分辨,但長大後可能就漸漸感受到父母是其實是為了面子在逼自己成績,但父母卻說是一切都是為了小孩,不難想像小孩的內心是憤怒且無力的。成人後感覺可能會更明顯,如果不順著父母的意思,不滿足父母需要,就會被說是不孝,明明很生氣卻也不能做什麼,矛盾焦慮型依附的孩子,對於在關係中想要「做自己」總是帶有罪惡感,因為彷彿這樣就是背叛了父母。

神經系統模式

矛盾焦慮型依附的小孩經常在焦慮中,因為父母有時給但有時不給,他們總是記得被拒絕時「沒有」的感覺,記得不被滿足時的感受,神經系統總是在不安頓的情況。父母經常的缺乏一致性,小孩即便得到片刻的滿足,但滿足感很快就會消失,需求很快再次出現,這樣的模式將持續循環,小孩會一直記得不被滿足的經驗而且很焦慮,一旦父母真的無法滿足,小孩就會出現憤怒反應,孩子總是記得不被滿足的經驗,神經系統常常都是交感神經比較激動的焦慮狀態,依賴別人的滿足來穩定自己。

代償模式

矛盾焦慮型依附的孩子,因為需求總是無法被滿足,在行為顯得上非常黏人,最容易經驗到的就是被父母拒絕的感覺,這會讓他們感到自卑羞愧,有種自己不受父母喜歡的感受。因此,內在的羞愧讓自己習慣用「羞辱他人」來防禦自己的脆弱,他們透過對人憤怒、羞辱他人、給別人罪惡感來保護自己的感覺,經常展現出極度激烈的情緒化,焦點總是在自己的需求。

自我認同

矛盾焦慮型依附的人,自我認同常常來自別人的反應,因此經常注意力都聚焦在關係,非常敏感於他人的感受,尤其敏感於別人不喜歡自己的感覺,他們總是能感受到自己常有強烈的情緒。

孩子都是藉由父母來認識自己的,矛盾焦慮型依附的小孩所經驗到的父母是「我的父母對我很好」、「我的父母對我很壞」同時存在。他們可能一直在抱怨父母對自己多不好,但你問他跟父母關係如何?他可以毫不猶豫的回答「我跟父母關係很好」,而且不自覺自己說出來的話很矛盾。他們的自我價值常常擺盪在好與壞之間,有時覺得自己很棒,有時又覺得自己無能,內在的自我價值常常是空虛的,他們非常害怕獨處,「一個人」的感覺就像是接近死亡一樣可怕。

內在語言

「我需要愛,只有被愛的感覺才會讓我覺得自己有存在感,我渴望和另一個人無時不刻的在一起,但我發現別人似乎不願意像我所希望的那樣靠近。我經常擔心我的另一半不是真的愛我,或不想要跟我在一起,即使他很努力的表現他的愛,但我總是懷疑他、不能相信他,我希望他即使不喜歡,也要按照我的方式給我安全感,否則他所說的愛我都不是真的。我渴望可以跟另一個人完全的融合,但這樣的慾望常常會嚇跑別人。」

壓力因應策略

他們非常依賴別人來滿足自己,因此也總是非常善於控制別人,讓別人可以來配合自己,矛盾焦慮型依附的人面對壓力,是很典型的「需要外在穩定型」。他們總是需要跟人有連結,需要一直地感到身邊是有人陪伴的,非常需要透過別人肯定的訊息,才能安心,因此他們經常需要從別人那裡得到確定感,對於模糊不清的灰色地帶難以忍受,需要別人一再的保證。矛盾焦慮型的人很難獨處,因此感情上幾乎沒有空窗期,只要一有壓力,他們也可以跟自己沒那麼喜歡的人交往,只要對方可以陪伴自己就是當下合適的對象。他們非常需要有人可以聽自己說話,需要透過不停的說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談話內容總是自己,也有很多的不滿跟抱怨情緒,很難停下來給別人回應的空間。

關係模式

先前提過他們非常害怕失去的感覺,對於關係中的「分離」很難承受,會經常的連結到「被拋棄」的經驗。對矛盾焦慮型的人來說,關係中最大的挑戰是他們不能獨處,總是需要感受到自己是被在乎的,所以常常給人有過於黏人、不給別人空間的壓迫感,因此他們也常常經驗到被人討厭的感覺,這是他們最害怕的感受,因此有的時候他們也會顯得過於討好別人。

他們在關係中很難有自己的界線,這跟他們早年與父母的依附模式有關,他們很難跟父母分化,因此他們也不容易去看見別人是需要有自己界線的。矛盾焦慮型依附不被人喜歡的原因之一,常常是自己侵犯到別人的界線卻不自覺,因為他的父母從來就沒有允許他們可以有自己的界線,於是他們對於界限非常不敏感,這都是由於原生家庭經驗中,要去區分「你」、「我」的觀念,本來就是不應該存在的。

此外,矛盾焦慮型的人非常容易寂寞,即使身邊總是有伴侶陪伴,他也常常感到只有自己一人的寂寞,不容易在關係中跟人有真正的連結,很多時候都是基於需要才在一起。

他們有時不容易在新的環境中跟人建立關係,不是過於保護自己缺乏自我揭露,就是不分青紅皂白過份親密的揭露自己,在關係中常常呈現兩極的極端模式。

他們經常在焦慮「失去」,因此總是聚焦在「沒有」的感覺,如果看到別人「有」,但是自己「沒有」,常常讓他們感到強烈的嫉妒。

伴侶關係

我們之前提過的逃避型依附,很容易跟矛盾焦慮型依附結合在一起,俗稱的「焦逃配」,這樣的組合很常見出現在伴侶關係中。之前我們提過男性多數是逃避型依附,而矛盾焦慮型依附似乎也比較容易在女性身上發展出來,我想多少跟我們的文化與家庭教育有關。

矛盾焦慮型依附的人是需要依賴另一半來穩定自己的,因此身為他們的伴侶,常常都是配合的一方,如果不能配合,矛盾焦慮型就會氣炸,可以想像逃避型依附的一方就會逃得更遠。加上逃避型依附的人非常需要有個人空間,因此對界線非常重視,然而矛盾焦慮型的人對於界線感很模糊,有界線等於有隔閡,或者有界線等於有秘密,這都是矛盾焦慮型依附的人無法接受的。他們從小在父母關係中要做自己本來就是不被認可的,總是在生氣抱怨但還是去迎合父母,因此他通常也不會願意另一半可以做自己,要去區分出你我的界線對他們是不樂意的,「你要跟我區分出界線,等於你不愛我」,這往往讓另一半感到為難,感覺自己被情緒勒索,有自己界線很有罪惡感。

我的實務觀察

我想只要是治療師,不管是任何領域的治療師,對於矛盾焦慮型依附的案主都不會陌生,因為他們總是很需要你,尤其是在非工作時間,對於要拒絕他總是讓人感到為難,在界線上的維持會是治療師的挑戰。但治療師的「一致性」對矛盾焦慮型依附又特別重要,如果治療師有時可以配合他,而有時又堅持界線,等於是重蹈覆徹他們在原生家庭中「父母有時給,但有時又不給」的經驗。

另外,在會談中比較常見的,是伴侶關係中常常都是矛盾焦慮型依附的一方覺得兩人需要一起會談,我們提過矛盾焦慮型依附的人,是依靠外在穩定型,因此他們往往也會認為兩人之間的問題,是由另一半造成的,這都是因為他的注意力都在另一半身上,所以常常沒有自覺到自己的問題之故。

治療方向

焦慮的人一向注意力都在外在,因此可以把注意力回到自己,對矛盾焦慮型依附而言尤其重要,讓他們可以有自覺自身的問題在哪裡,會比治療師直接說出來有效,因為一旦是治療師開口直接說,他們就會連結到過往經驗「他這樣說是不是在討厭我」的模式裡。

此外,他們的焦慮通常跟「失去」有關,注意力常常在放自己「沒有」的感覺上,請他們有意識地覺察自己有這模式是必要的,去區分出來現在的焦慮是真實的,還是這是過往的經驗?練習把注意力停留在此時此刻,除了注意到「沒有」的感受之外,也去留意自己「擁有」的部分是什麼,不去否認他對於「沒有」的焦慮,但要擴展他對自己「擁有」的看見,允許自己可以矛盾,不刻意去壓抑或否定這個矛盾,並在身體經驗中去感受自己的矛盾。

當他可以這麼做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成功地讓他把焦點回到自己,他可以從身體中去經驗到「接受矛盾」卻逐漸平靜下來的感覺,在身體經驗中感受到穩定,而且最重要的,這是他靠自己穩定下來的,這樣的練習也會增強矛盾焦慮型的人對於自我穩定的信心,對於「沒有」外在支持的焦慮,也會因為「依靠自己」的能力提升而逐漸趨緩下來。

👉我要預約